理论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急诊医学教研室>>理论教学>>正文

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3-10-12 14:54   审核人:   (点击: )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急诊与灾难医学

英译名称:Emergencyand DisasterMedicine

课程类型:必修课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儿科学等

开课院系: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

开课教研室:急诊医学教研室

课程负责人:喻安永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教务处编

二〇二三年七月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急诊与灾难医学

课程学时

20

理论学时

20

实验学时


授课对象

专业

临床医学、麻醉学、儿科学等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课 □专业教育课 □专业拓展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教材名称

急诊与灾难医学

教材出版信息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书号:ISBN978-7-117-26643-7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主编:沈洪刘中民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其他

课程成绩组成

形成性评价(%)

40%

终结性评价(%)

60%

其它(%)


课程负责人及团队骨干

姓名

性别

学历

学位

职称

喻安永

研究生

博士

正高

张天喜

研究生

硕士

正高

汪松

研究生

硕士

正高

段海真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陆元兰

研究生

硕士

副高

宋仁杰

研究生

硕士

副高

姜栩恒

研究生

硕士

副高

王庭刚

研究生

硕士

副高

刘同英

研究生

硕士

副高

线上课程资源

急诊医学MOOC:http://zmc.fanya.chaoxing.com/portal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急诊与灾难医学》

英方名称:《Emergency and Disaster Medicine》

开课单位: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急诊医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20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见习0学时

学 分:1.1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等专业

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诊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何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和病死率已受到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急救人员的普遍重视。因此要求急诊医务人员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急诊诊治工作的需要。《急诊与灾难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二级学科,以创伤、感染、复苏、灾害医学、院前医疗急救、急性中毒、危重病诊治和研究、急诊常见症状的鉴别和救治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急救技术,对急诊常见病、多发病能正确急诊处理。对急诊病人能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救治及给予基本生命支持。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 材:《急诊与灾难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沈洪,第3版。

主讲教师:

喻安永 教授 段海真 教授 张天喜 教授 汪 松 教授

陆元兰 教授 王庭刚 副教授 刘安平 副教授 刘同英 副教授

钱 民 副教授姜栩恒 副教授 宋仁杰 副教授 王瑞烈 副教授

梁昌强 副教授张小军 副教授 杨 光 副教授 吴缭章 副教授

叶 鹏 副教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1基础理论: 学生应掌握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危重症监护,现场急救、创伤急救、急病(症)急救、心肺复苏、急性中毒、理化及环境因素损伤;灾害的预见、预防和准备、现场伤员的解救和医疗急救、重大灾难后卫生防疫。

1.2常见疾病: 学生应了解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常见的疾病,并能够描述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1.3预防和健康: 学生应理解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重要性,掌握早期识别和预防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常见疾病的方法。

2.能力目标:

2.1诊断能力: 学生应具备对急危重症的初步诊断能力,能够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做出诊断。

2.2治疗能力: 学生应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对病情进行有效管理和跟踪。

2.3沟通能力: 学生应具备与急危重症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了解其关切和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诊疗建议。

3.素质目标:

3.1职业道德: 学生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和医德,对患者和家长表现出关心、尊重和同情。

3.2终身学习: 学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随时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

3.3团队合作: 学生应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有效合作,与其他医生、护士和医疗工作者共同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三)前修知识/课程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诊断学等

(四)学时安排

篇/章

授课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实训学时

第一章

绪论

2


第十章

急性中毒

4


第十一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2


第十三章

休克

2


第十六章

心肺脑复苏

2


第十七章

创伤急救

4


第十八章

急危重症监护

2


第十九章

灾难医学总论

2


二、课程设计

本课程重点突出讲授急诊与灾难医学基础理论,掌握内容以讲授为主,熟悉内容以介绍为主,了解内容以自学为主。教学形式:线下线上教学和播放视频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多媒体组合(采用PPT讲授为主,结合启发式、讨论式、实物展示、网络视频或微课视频),互动式、随堂练习、CBL、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方法,融入世界前沿的救治理念,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高度重视。

三、课程思政教学

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在教学大纲中加入课程思政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本课程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急危重症优先、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急救水平,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2.思政教育内容融入:

2.1. 爱国主义教育:强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文明,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2. 集体主义教育:倡导团结协作,关心他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情操。

2.4. 创新精神教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3.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教师示范:教师在教学中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楷模。

3.2. 学科融通:通过急诊与灾难医学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关注相关学科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社会问题和全球灾难防范的社会责任。

3.3. 讨论与辩论:组织学生进行思想道德问题的讨论和辩论,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论认识。

3.4.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爱心、责任心。

4.考核方式:

除了常规的知识考核外,还加入思政教育考核的环节。如开展道德建设考评,通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综合考核其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

5.教师职责:

教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能力,创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想成长和全面发展。

四、理论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1 知识目标:

掌握急诊医学、灾难医学的概念;掌握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和急诊病情的分类;掌握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的原则、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

熟悉急诊医学的发展阶段;

了解急诊医学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1.2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急诊与灾难医学》学科的重视及兴趣,未来愿意从事急诊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

1.3能力目标:

通过绪论的学习,对该学科前沿及发展方向有较深入的了解,常见急危重症及灾难现场的处理原则有深入的掌握。

(二)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的概念、原则;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组成;急诊患者根据病情的分类;EICU的收治范围。

难点内容:院前急救的技术指标;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急诊医学的发展阶段。

自学内容:急诊医学英文版绪论部分;我国的急救电话是?何时全国统一?由什么部门统一?统一的诱发事件是什么?

(三)课程思政元素

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急救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四)授课学时:2学时

第十章 急性中毒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1 知识目标:

掌握急性中毒的概念、治疗原则、特效解毒药物;掌握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临床特点、诊断、急诊处理;

熟悉急性中毒的各种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熟悉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发病机制;

了解有机磷杀虫药的吸收、代谢、排出及中毒途径,了解急性中毒文献与进展。

1.2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如何诊断与分析常见急性中毒。

1.3能力目标:

正确诊断常见急性中毒与急诊处理。

(二)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原则与治疗措施,尤其是特殊解毒药物的应用;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急诊处理。

难点内容: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发病机制、急诊处理。

自学内容: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氮类杀虫药中毒;百草枯中毒;急性杀鼠药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气体中毒;急性食物中毒;麻醉镇痛药过量。

(三)课程思政元素

健康科普:珍惜生命,远离中毒!

(四)授课学时:4学时

第十一章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1素质目标

强化伦理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1.2知识目标

掌握常见环境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熟悉各类疾病的急救处理。

1.3能力目标

(二)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常见环境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淹溺、中暑、冻伤、烧烫伤、电击伤、毒蛇咬伤)的定义;常见环境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病因分类及临床特点;常见环境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诊断。

难点内容:常见环境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治疗原则;常见环境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急救处理。

自学内容:动物咬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狂犬的特征;强酸、强碱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急救处理;节肢动物蛰伤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急救处理。

(三)课程思政元素

作为医师,从临床常见环境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出发,从病人及家属的角度考虑,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减轻病痛,增强伦理道德教育、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授课学时2学时

第十三章休克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

1.1素质目标:

强化伦理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人文广怀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1.2知识目标:

掌握休克的分类、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熟悉休克病理生理机制。

1.3能力目标:

培养独立识别休克早期临床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休克的定义、休克的病因分类及临床特点、休克的诊断。

难点内容:休克的治疗原则、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自学内容:各类休克的特点及救治。

(三)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中通过案例分析作为切入点,作为医师要从病人及家属的角度考虑,以病人为中心,解病人之所急,增强伦理道德教育、学生的人文广怀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授课学时2学时

第二节 各类休克的特点及救治(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

1.1素质目标:

强化伦理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人文广怀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1.2知识目标:

掌握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急救处理;熟悉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急救处理;了解神经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急救处理。

1.3能力目标:

培养独立识别各类休克的特点及救治

(二)教学内容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的临床特点和急救处理;心源性休克的的临床特点和急救处理;感染性休克的的临床特点和急救处理;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急救处理;神经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急救处理。

(三)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中要增强伦理道德教育、学生的人文广怀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授课学时自学内容

第十六章心肺脑复苏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1素质目标:

结合心肺复苏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敬畏生命,敢于施救并善于施救的大爱精神。

1.2知识目标:

掌握心脏骤停的概念及诊断要点,学会快速识别心脏骤停患者;掌握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掌握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点和指标。

1.3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能高质量实施心肺复苏

(二)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现场心肺复苏术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不仅是急诊医护人员需要掌握,也是每一位公民需要掌握的急救技能,怎样灌输以上观念是本章的重点。通过举例现场忽然有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比较现场第一目击者抢救和等待急救人员抢救的成功率,强调时间就是生命。

难点内容:现场心肺复苏术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步骤及方法,而且要求掌握操作过程中的序贯性、准确性、有效性,做到及时、安全、有效的抢救,怎样做到以上要求是本章的难点。教学过程中应用图片、肢体语言、视频、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印象,并结合实验课,一对一教学,使学生掌握其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

自学内容: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中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部分、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三)课程思政元素

1.结合心肺复苏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弘扬敬畏生命,敢于施救并善于施救的大爱精神

(四)授课学时:2学时

第十七章创伤急救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

1.1 知识目标:

掌握创伤的定义,创伤急救技术,创伤基本急救原则,止血术,包扎、固定的目的,包扎、上止血带的注意,多发伤的特点及首要死亡原因,多发伤的救治总则,多发伤各脏器损伤的进一步处理原则。熟悉创伤尤其是多发伤的病理生理与临床特点,创伤的评估。挤压伤、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挤压综合征的定义,筋膜间隔综合征与挤压综合征的急救原则。

1.2 能力目标:多发伤、挤压伤、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挤压综合征的的特点及救治原则

1.3 素质目标: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养责任心、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

创伤的定义;创伤急救体系组成及其特点;多发伤、复合伤、挤压伤的定义

难点内容:

创伤的院前评分与分拣方法;创伤基本生命支持。

自学内容:

挤压伤、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挤压综合征的定义,筋膜间隔综合征与挤压综合征的急救原则。

(三)课程思政元素

通过引用战争、灾难中典型多发伤案例切入,在多发伤救治过程中体现奉献精神和无私情怀、爱国主义精神。

(四)授课学时:4学时

第十八章 急危重症监护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1.1素质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爱岗敬业、敬畏生命精神、培养甘于奉献、团结合作的精神。

1.2知识目标:掌握灾难、灾难医学概念、掌握灾难救援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及分级、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及特点、熟悉灾难造成的传染病流行机制及如何预防。

1.3能力目标:沟通能力重要性及学习

(二)教学内容

一般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及特点。

重点内容:灾难、灾难医学概念、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及分级。

难点内容:灾难救援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自学内容:灾难造成的传染病流行机制及如何预防

(三)课程思政元素

弘扬爱国主义、爱岗敬业、敬畏生命精神、培养甘于奉献、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授课学时:2学时

第十九章灾难医学总论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1.1 知识目标:掌握突发灾难事件与现场急救的医疗救护原则;掌握各种急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1.2 能力目标:在学好临床医学同时,系统地掌握灾难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3 素质目标:学会和掌握危重症的判断和救治决策,提高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政策水平。

(二)教学内容

1.重点内容:灾难、灾难医学概念;灾难救援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及特点;灾难造成的传染病流行机制及预防。

2.难点内容:灾难救援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灾难造成的传染病流行机制及预防。

3.自学内容:灾难医学教育与培训;灾难救援组织与管理;灾难医学救援的伦理问题。

(三)课程思政元素

弘扬爱国主义、爱岗敬业、敬畏生命精神,培养甘于奉献、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授课学时:2学时

关闭窗口

  版权:必赢线路检测3003(中国)有限公司所有 电话:0851-28608341  Email: 549990107@qq.com  邮编:563003
 ICP备案号: 黔ICP备06003261号-2

Baidu
sogou